去中心化資料儲存堪稱區塊鏈領域最具挑戰性的技術方向之一,因為資料服務容不得半點差錯。 (前情提要:「區塊鏈」這個新創領域:超額回報常被二次開發者收割? ) (背景補充:矽谷銀行SVB重生?金融時報:Peter Thiel籌建數位銀行「Erebor」,瞄準加密科技新創 ) 主持人:Anderson Sima Foresight News 執行主編 嘉賓:Jessie Dai CESS Network 共同創辦人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 Anderson,Foresight News 的執行主編。在介紹今天嘉賓之前,我想先分享兩個觀察。 首先,Web3 自誕生以來就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概念密不可分。目前區塊鏈最主要的應用是作為分散式帳本技術,主要用於交易和資產管理。但如果我們深入觀察區塊鏈的生態架構,會發現比記帳技術更底層的是資料層。當前主流的資料儲存服務主要由網際網路巨頭提供,如亞馬遜 AWS、Google雲,以及國內的阿里雲、華為雲等,這些都屬於中心化儲存方案。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能夠催生 Web3,正是得益於其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同理,在更底層的資料儲存層,去中心化儲存的概念也應運而生。中心化儲存雖然帶來了便利性,但也存在單點故障風險。比如當某個雲服務商出現問題時,所有依賴該服務的行業,無論是金融、航空還是運輸,都會受到連鎖影響。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角,就是在去中心化儲存賽道中表現突出的專案 — CESS。非常榮幸邀請到 CESS 共同創辦人 Jessie Dai 來到我們的節目。首先請 Jessie 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Jessie:大家好,我是 CESS 共同創辦人 Jessie Dai。很高興來到 Foresight News 的 Space。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從業經歷。 我與區塊鏈的淵源始於 2012 年,當時通過可穿戴電子裝置的研發團隊首次接觸到比特幣。2013 年底到 2014 年初,我正式進入這個行業,從個人投資者做起,期間接觸了大量優秀的公鏈技術團隊,並向許多知名公鏈創辦人請教。雖然我不是技術人員,但我始終堅信區塊鏈是一項具有長遠前景的技術。 經歷了 2018 年的大熊市後,我花了整整一年時間進行行業調研,走訪了眾多技術專家。在普遍低迷的市場環境下,這些真正理解去中心化的技術專家們依然堅信行業的未來。通過調研,我們得出一個關鍵結論:區塊鏈要真正發展,必須在三個核心領域實現突破 — 去中心化算力、去中心化儲存和去中心化內容分發。這三者是構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 基於當時的認知,我們認為去中心化儲存和內容分發是最具商業化潛力的方向。因為資料隱私和主權保護是剛需,而這一領域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撐。正是在這個探索過程中,我遇到了另外兩位共同創辦人 Joseph Li 和 Nick。 我們的技術團隊具有深厚積累:Nick 是甲骨文早期核心成員,曾負責市場推廣;Joseph Li 是分散式儲存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專家。自 2019 年創立 CESS 以來,我們已經在這個領域深耕了六年。 主持人:感謝 Jessie 的精彩的分享,其實裡面的資訊量非常大,我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第一個就是說 Jessie 進入到 Crypto 的時間真的是非常的早,我們現在都可以叫上古時期了,來自 2012 年的這個時候講到這我稍微插一句嘴,就是說 Jessie 那個時候有沒有去挖礦,那時候 ASIC 的礦機出現了嗎? Jessie:確實,在比特幣發展的道路上,我們踩過不少 “坑”。比如曾經跟朋友一起投資過烤貓礦機,也親身經歷過四川水災導致礦機被沖走的事件 — 我的礦機也在其中。可以說,這個行業早期的各種典型經歷我們都曾親身參與和見證。 主持人:Web3 確實是一個新興行業,但 Jessie 已經是這個領域的資深前輩了。剛才討論中提到的 “烤貓”,可能現在很多聽眾都不太熟悉了 — 這恰恰說明當時接觸比特幣的群體是多麼小眾,能知道這些故事的人都是行業最早期的探索者。 Jessie 為我們分享了一個極具洞見的行業觀察:Web3 要實現真正的革新,必須在算力、資料儲存和內容分發這三個基礎層進行重構。這個結構性思考在 2018 年行業寒冬期(當時比特幣價格僅 3000 美元左右)就形成了,展現出非凡的前瞻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團隊核心成員包括甲骨文早期成員等傳統科技領域的專家,這種複合型背景為專案奠定了堅實基礎。 現在,讓我們請 Jessie 具體介紹一下 CESS 的專案定位和發展目標。作為去中心化儲存賽道的先行者,CESS 有哪些獨特的創新點和競爭優勢?有請 Jessie 為我們詳細闡述。 Jessie:感謝主持人的介紹。隨著網際網路和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正面臨資料爆炸式增長帶來的全新挑戰:如何有效管理、儲存和保護資料已成為全社會的重要課題。在傳統中心化平臺模式下,資料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完全掌握在平臺手中,使用者面臨著資料洩露、篡改、刪除以及隱私侵犯等嚴重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去中心化儲存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們認為,在數位經濟時代,資料就是新時代的 “石油”,而保障資料安全和使用者權益的關鍵就在於去中心化儲存技術的突破。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建立可信的儲存系統?是否需要授權?能否實現完全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 去中心化儲存技術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從早期的點對點儲存,到 Filecoin 等專業儲存協議,再到如今需要實現資料的可存、可取、可用、可分享、可獲益。當前儲存系統面臨的主要瓶頸在於無法提供媲美亞馬遜 AWS、Google雲等中心化服務的使用者體驗,這嚴重製約了其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 CESS 的定位是打造一個更安全、隱私和高效的資料管理方案。我們構建了一個包含無線儲存和毫秒級執行的 Layer1 公鏈系統,但更強調作為服務提供商,為企業、政府和個人提供資料服務解決方案。通過安全透明可追溯的技術,我們致力於為 AI、RWA、De...
對話 CESS 聯創:代幣上線,那些六年磨一劍背後的故事
去中心化資料儲存堪稱區塊鏈領域最具挑戰性的技術方向之一,因為資料服務容不得半點差錯。 (前情提要:「區塊鏈」這個新創領域:超額回報常被二次開發者收割? ) (背景補充:矽谷銀行SVB重生?金融時報:Peter Thiel籌建數位銀行「Erebor」,瞄準加密科技新創 ) 主持人:Anderson Sima Foresight News 執行主編 嘉賓:Jessie Dai CESS Network 共同創辦人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 Anderson,Foresight News 的執行主編。在介紹今天嘉賓之前,我想先分享兩個觀察。 首先,Web3 自誕生以來就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概念密不可分。目前區塊鏈最主要的應用是作為分散式帳本技術,主要用於交易和資產管理。但如果我們深入觀察區塊鏈的生態架構,會發現比記帳技術更底層的是資料層。當前主流的資料儲存服務主要由網際網路巨頭提供,如亞馬遜 AWS、Google雲,以及國內的阿里雲、華為雲等,這些都屬於中心化儲存方案。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能夠催生 Web3,正是得益於其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同理,在更底層的資料儲存層,去中心化儲存的概念也應運而生。中心化儲存雖然帶來了便利性,但也存在單點故障風險。比如當某個雲服務商出現問題時,所有依賴該服務的行業,無論是金融、航空還是運輸,都會受到連鎖影響。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角,就是在去中心化儲存賽道中表現突出的專案 — CESS。非常榮幸邀請到 CESS 共同創辦人 Jessie Dai 來到我們的節目。首先請 Jessie 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Jessie:大家好,我是 CESS 共同創辦人 Jessie Dai。很高興來到 Foresight News 的 Space。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從業經歷。 我與區塊鏈的淵源始於 2012 年,當時通過可穿戴電子裝置的研發團隊首次接觸到比特幣。2013 年底到 2014 年初,我正式進入這個行業,從個人投資者做起,期間接觸了大量優秀的公鏈技術團隊,並向許多知名公鏈創辦人請教。雖然我不是技術人員,但我始終堅信區塊鏈是一項具有長遠前景的技術。 經歷了 2018 年的大熊市後,我花了整整一年時間進行行業調研,走訪了眾多技術專家。在普遍低迷的市場環境下,這些真正理解去中心化的技術專家們依然堅信行業的未來。通過調研,我們得出一個關鍵結論:區塊鏈要真正發展,必須在三個核心領域實現突破 — 去中心化算力、去中心化儲存和去中心化內容分發。這三者是構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 基於當時的認知,我們認為去中心化儲存和內容分發是最具商業化潛力的方向。因為資料隱私和主權保護是剛需,而這一領域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撐。正是在這個探索過程中,我遇到了另外兩位共同創辦人 Joseph Li 和 Nick。 我們的技術團隊具有深厚積累:Nick 是甲骨文早期核心成員,曾負責市場推廣;Joseph Li 是分散式儲存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專家。自 2019 年創立 CESS 以來,我們已經在這個領域深耕了六年。 主持人:感謝 Jessie 的精彩的分享,其實裡面的資訊量非常大,我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第一個就是說 Jessie 進入到 Crypto 的時間真的是非常的早,我們現在都可以叫上古時期了,來自 2012 年的這個時候講到這我稍微插一句嘴,就是說 Jessie 那個時候有沒有去挖礦,那時候 ASIC 的礦機出現了嗎? Jessie:確實,在比特幣發展的道路上,我們踩過不少 “坑”。比如曾經跟朋友一起投資過烤貓礦機,也親身經歷過四川水災導致礦機被沖走的事件 — 我的礦機也在其中。可以說,這個行業早期的各種典型經歷我們都曾親身參與和見證。 主持人:Web3 確實是一個新興行業,但 Jessie 已經是這個領域的資深前輩了。剛才討論中提到的 “烤貓”,可能現在很多聽眾都不太熟悉了 — 這恰恰說明當時接觸比特幣的群體是多麼小眾,能知道這些故事的人都是行業最早期的探索者。 Jessie 為我們分享了一個極具洞見的行業觀察:Web3 要實現真正的革新,必須在算力、資料儲存和內容分發這三個基礎層進行重構。這個結構性思考在 2018 年行業寒冬期(當時比特幣價格僅 3000 美元左右)就形成了,展現出非凡的前瞻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團隊核心成員包括甲骨文早期成員等傳統科技領域的專家,這種複合型背景為專案奠定了堅實基礎。 現在,讓我們請 Jessie 具體介紹一下 CESS 的專案定位和發展目標。作為去中心化儲存賽道的先行者,CESS 有哪些獨特的創新點和競爭優勢?有請 Jessie 為我們詳細闡述。 Jessie:感謝主持人的介紹。隨著網際網路和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正面臨資料爆炸式增長帶來的全新挑戰:如何有效管理、儲存和保護資料已成為全社會的重要課題。在傳統中心化平臺模式下,資料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完全掌握在平臺手中,使用者面臨著資料洩露、篡改、刪除以及隱私侵犯等嚴重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去中心化儲存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們認為,在數位經濟時代,資料就是新時代的 “石油”,而保障資料安全和使用者權益的關鍵就在於去中心化儲存技術的突破。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建立可信的儲存系統?是否需要授權?能否實現完全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 去中心化儲存技術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從早期的點對點儲存,到 Filecoin 等專業儲存協議,再到如今需要實現資料的可存、可取、可用、可分享、可獲益。當前儲存系統面臨的主要瓶頸在於無法提供媲美亞馬遜 AWS、Google雲等中心化服務的使用者體驗,這嚴重製約了其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 CESS 的定位是打造一個更安全、隱私和高效的資料管理方案。我們構建了一個包含無線儲存和毫秒級執行的 Layer1 公鏈系統,但更強調作為服務提供商,為企業、政府和個人提供資料服務解決方案。通過安全透明可追溯的技術,我們致力於為 AI、RW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