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策略版山寨幣

本輪週期行至半程,大家才驚覺,微策略那種囤大餅(BTC)的策略被諸多上市公司紛紛效仿,或將成爲助推超級比特幣化的歷史推動力。

上市公司開始紛紛陷入搶奪籌碼的囚徒困境之中。先到先得,後到難得。

據稱,上市公司們已經囤積了接近77萬枚BTC,並且這個數量還在以每月1萬枚的速度迅速增長。按照這個速度,今年底前它們的總囤積量將有望趕超1個中本聰,即約100-110萬枚BTC。

其中僅微策略一家就囤積了近60萬枚BTC。它似乎已經找到了運用自家公司股票淨溢價來不斷買入更多BTC的永動機策略:買入BTC(大餅,電子黃金) => 提升每股含餅量(含金量) => 股價漲 => 增發股票,獲得融資 => 買入更多BTC => 重復上述循環……

然後它包括其他公司,如日本的Metaplanet,發行低息乃至於零息債券來從市場上獲得融資,加倉大餅,爲上述循環注入額外燃料和動力。

以至於開始有不少人宣稱要搞各種山寨幣版本的微策略,大意就是囤積各種山寨幣的微策略模式,比如囤積ETH的美股上市公司 SharpLink Gaming,等。

筆者卻忽然想到了這個的逆向版本:微策略版的山寨幣。設想如果有這麼一個山寨幣項目方,它已經成功地在市場上發行了一個山寨幣,不管是項目幣、模因幣還是空氣幣,總歸幣本身可能是沒有什麼實際業務價值支撐的,就和微策略的軟件業務聊勝於無一樣,然後這個山寨幣項目方開始學習微策略的囤大餅模式,買入BTC作爲項目戰略儲備,提升單幣含餅量,以此提振幣價,幣價提升,就意味着項目方或者社區金庫裏鎖定的山寨幣儲備可以置換成更多的大餅,於是向二級市場拋售自家山寨幣,換入更多大餅,進一步提升單幣含餅量,如此循環往復……

那麼請問,這個山寨幣是否有機會像微策略的股價那樣因爲囤餅策略而一飛衝天呢?

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似乎也並不是每一家模仿微策略模式的公司,股價都因爲囤餅而得到了提升。

微策略的永動機循環裏,最迷思的環節應該是每股含餅量提升就會導致股價漲,從而獲得淨溢價了吧?

沒有淨溢價,融資就不能持續。融資不能持續,永動機循環就要被迫停止。而淨溢價的產生,卻只是來自於二級市場的買方相信未來微策略的每股含餅量還會進一步提升。於是這就成了一個循環論證。

尤其是在美股已經有很多支專業的大餅現貨ETF產品的情況下,讓買方不方便直接購買BTC於是選擇微策略作爲替代投資方式的說法有些略顯蒼白。

持有ETF,就是委托持有一定數量的BTC,這是由ETF的機制決定的。

而持有微策略股票,則恐怕不僅僅是信任其老板Michael Saylor的人品,更重要的是相信他的能力,總能在未來持續找到各種辦法,增發更少的股票,買入更多的大餅。

由此可見,淨溢價的出現就是它產生的條件。而淨溢價的消失也很有可能是它死亡的喪鍾。

市場的反身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華麗登場。

歸根結底,囤餅爲什麼能夠支撐股價、幣價,而不是走向它的反面,死亡螺旋呢?

依稀記得上一個試圖囤餅支撐幣價的人,還是LUNA的創始人Do Kwon。

狙擊LUNA的遊資,正是以超額增發LUNA代幣置換的大餅倉位爲切入點着手的。

大餅支撐LUNA,LUNA支撐UST。從基座到頂層,倒金字塔搖搖欲墜。釜底抽薪,市場恐慌,UST擠兌,LUNA無限增發,幣價迅速歸零。

微策略持有的大餅倉位現值大概在650億美刀左右。而其美股市值則高達1110多億美刀。倉位現值,而不是淨值。此處沒有考慮負債。

也許從微策略到LUNA,就還差一個UST這樣的產品。

如果有人願意搞一個模仿微策略模式囤餅的山寨幣,那一定會很有趣吧?!

抑或每一個曾經的山寨幣、模因幣乃至於土狗幣,只要莊家手裏還有籌碼,似乎都可以模仿一下微策略模式,以求起死回生之功效?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