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哈佛大學研究:比特幣挖礦加劇 PM2.5 空氣污染,BTC 該背鍋?
近期由哈佛大學專家主導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美國的比特幣礦企依賴於化石燃料發電廠提供的電力能源,這間接增加了這些發電廠排放的污染物,不僅加劇了對環境問題的壓力,還具有跨區域傳播的特征。但比特幣真的要負全責嗎? (前情提要:日本東電擬用多餘電力挖比特幣:成功獲利將引入更多綠色能源挖礦) (背景補充:AI 是吃電怪獸!Sam Altman 看好「核融合發電」帶來能源突破) 比特幣反對者長期以來的批評聲音之一,就是比特幣挖礦活動對能源帶來的壓力問題。近期由哈佛大學主導的一項研究《美國比特幣挖礦熱潮帶來的環境負擔》顯示,由於美國的比特幣礦企依賴於化石燃料發電廠提供的電力能源,這間接增加了這些發電廠排放的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碳、細懸浮微粒(PM2.5)和其他有害污染物。 研究:空氣污染將跨區域傳播 研究指出,僅在 2022 年 8 月至 2023 年 7 月期間,就有約 190 萬美國人受到空氣環境污染的影響。研究人員彙編美國 34 個最大的比特幣礦場數據得出結論:一個州的比特幣礦場運行,將間接增加另一個州的發電壓力,從而導致該州發電廠更多地向外排放污染物,由此影響到多個州的環境: 例如,北卡羅來納州一座礦場所消耗的電力,將間接導致肯塔基州一座燃煤電廠承受更大發電壓力,進而影響伊利諾伊州的空氣品質,而當地居民對礦場或電廠卻皆無直接的追索權。 不過筆者認為,該研究直接指責比特幣給環境帶來的污染過於片面。 比特幣是能源中立的 首先,比特幣挖礦行為本身並不在乎你是燒煤還是用水力,只要電力夠就行,礦場不需在城市中心吹冷氣,而是會搬去能源過剩的地方。例如冰島水力和地熱電廠因供過於求,早就是礦工聚集地、美國德州的天然氣燃燒(flaring)現象:比特幣礦場也會接進這些原本就會排放的氣體,變廢為寶。 早在去年 1 月彭博等外媒也曾報導指出,比特幣挖礦所消耗的能源,其中已有超過 54% 來自於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風力和太陽能等。 而在 2023 年的一份報告中,比特幣挖礦理事會(Bitcoin Mining Council,BMC)還曾報告稱全球的比特幣挖礦業的可持續能源採用率,已經高於部分傳統行業,例如銀行業或黃金開採。 而就區域來看,美國、加拿大、冰島等地的挖礦活動,綠色能源使用率也已經得到提高: 北美:美國和加拿大因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完善,綠色能源使用率較高。例如,Hut 8 和 Bitfarms 等公司在加拿大魁北克就大量使用水力發電。 冰島:近 100% 使用地熱和水力發電,成為綠色挖礦熱點。 延伸閱讀:國際能源署:虛擬貨幣挖礦、AI與數據中心「全球電力消耗」2026年恐翻倍 延伸閱讀:「比特幣挖礦有助解決能源危機」Arcane 報告:可平衡再生電網、回收廢熱當暖氣 比特幣實際碳足跡 < 全球金融系統 另一方面,你有聽過人們批評 Visa、Goldman Sachs、全球大銀行的碳排嗎?全球金融體系、金礦開採、貨幣印刷、運鈔車、金融交易伺服器所消耗的能量與碳排,比比特幣高出好幾倍,卻因難以量化而沒有被拿放大鏡檢視。 根據 Galaxy Digital 2021 的報告,比特幣挖礦的年碳排約為 60–70 Mt CO₂e,而傳統金融與金礦開採的總碳排高達 500–900 Mt CO₂e。總的來說,比特幣不是完美的,但它的能源是透明的、可選擇的,而且正逐步往綠能邁進。 AI 算力中心更是吃電怪獸 再來,全球目前炙手可熱的 AI 算力中心,也同樣是吃電怪獸,但人們也沒有因此停下發展 AI 的腳步。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當前美國數據中心的耗電量約佔全國電力消耗的 3.5% 至 4%,雖然其中並非全部由 AI 相關運算(包括訓練和推理階段)消耗,但這部分仍是數據中心用電的核心部分。 而隨著生成式 AI 的普及,AI 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預計還將快速增長。根據高盛研究,到 2030 年,數據中心總用電可能將會佔美國電力的 8%,其中 AI 相關用電可能佔據數據中心用電的 19%,推估約為全美電力的 1.5% 至 2%。 當然,我們並不能因為產業發展就放棄環景保護。政府機構應該想的是,如何在確保發展的同時,能提供完善的配套措施,鼓勵產業使用綠色能源並減少污染,最終實現減碳甚至是零碳排放的理想。 相關報導 比特幣綠色挖礦!Marathon測試以垃圾場「再生能源」挖取BTC KPMG認證:比特幣污染被高估!挖礦可能源轉型、降低碳排..帶來ESG新可能 彭博:冰島是比特幣挖礦聖地!有豐富再生能源、電價不通膨〈哈佛大學研究:比特幣挖礦加劇 PM2.5 空氣污染,BTC 該背鍋?〉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