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開啓啦,現貨、合約、Alpha齊上線!
📝 在Gate廣場發帖,曬出你的交易體驗或精彩截圖,瓜分$1,000大獎池!
🎁 廣場優質創作者5名,每人獨享$100合約體驗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瀏覽量前十再得$50獎勵!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創發帖(不少於20字,僅用活動標籤)
3️⃣ 若分享到推特,請將連結提交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單可多次提交,發布更多帖文可提升獲獎機會!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條體驗,都有機會贏取大獎!快在Gate廣場show出你的操作吧!
代幣經濟學演變:從ICO到回購 十大關鍵趨勢解析
代幣經濟模型的演變歷程:從ICO到代幣回購
近期,一份關於代幣模型演變的報告引起了業內關注。本文對該報告的10個關鍵要點進行了總結和擴展,全面概述了代幣經濟模型的發展歷程。
1. ICO時代的教訓
在ICO熱潮中,僅有15%的項目成功上線交易所,其中78%被證實是徹底的騙局。盡管如此,ICO仍然展現了散戶對參與初創企業融資的強烈興趣,並催生了一批優質項目,如Aave、0x、FIL和Cosmos等。
ICO給創始人帶來了激勵困境,可能阻礙協議長期發展。但它也吸引了一波開發者,雖然並非所有項目都着眼於長期可持續性。總的來說,ICO開創了一種面向所有人的新型融資方式。
2. 流動性挖礦的興起
流動性挖礦始於2019年7月的Synthetix,隨後在DeFi領域迅速流行。Compound Finance進一步深化了這一概念,賦予代幣治理權。Yearn Finance則將其作爲公平啓動機制。
3. 治理權作爲代幣效用的局限性
然而,將治理視爲代幣效用的做法並未帶來持續需求。以某DEX爲例,空投後僅1%的錢包增加了持倉,98%從未參與投票。盡管初衷良好,治理權最終未能爲代幣持有者提供足夠的持有理由。
4. 多代幣模型的挑戰
某遊戲和某DePIN網路嘗試採用多代幣模型,以區分投機和實用性需求。但這種區分最終失效,投機者湧向錯誤的代幣,導致激勵機制失調和價值斷裂。兩者最終都回歸到了簡化模型。
5. 私募融資的興起
2021-2022年見證了私募融資的爆發,分別籌集了414.6億和401.2億美元。項目開始進行更多輪融資,延長發展路徑。這導致代幣鎖倉期延長,發行時流通供應量比例下降,可能造成指標虛高。
6. 空投後活躍度下降
數據顯示,所有知名L2平台在空投快照完成後,橋接活動都會明顯下降。這反映出空投激勵的短期性。
7. 高流通量低FDV代幣表現更佳
近期發行的代幣流通量呈上升趨勢,平均FDV也有所下降。與之前分析的代幣相比,這些代幣在上市後表現更佳,顯示市場偏好更健康的代幣經濟學。
8. 代幣回購的復蘇
2025年,代幣回購呈上升趨勢。多個項目實施了回購計劃,使用協議收入從市場購買和銷毀代幣。這可作爲促進代幣有機需求的過渡措施。
9. 某交易平台的回購模式
某交易平台目前領跑代幣回購趨勢,已銷毀價值超800萬美元的代幣。其獨特之處在於將回購作爲經濟模型的核心。然而,缺乏收益分配給代幣持有者也引發了爭議。
10. ICM的發展與挑戰
ICM運動允許用戶輕鬆發行代幣,降低了創始人的門檻。然而,目前ICM仍以投機爲主,發行的代幣多類似memecoin。過多代幣的發行導致市場飽和,分散了對合法項目的關注。
總的來說,ICM與ICO時代有諸多相似之處,秉承讓每個人都能獲得資金的理念,但爲創始人提供了更大的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