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爭議:總統加密資產與立法進程**據Decrypt報道,隨着數字資產法案在美國國會加速推進並即將提交總統特朗普簽署,特朗普本人及其家族在加密貨幣領域的巨額收益引發了日益激烈的爭議。民主黨人在參衆兩院發起針對“特朗普加密腐敗”的抗議活動,其聲勢之大,令業內政策領袖認爲他們翹首以盼的加密貨幣市場結構法案可能因此夭折。**民調角力:公衆認知與黨派立場**然而,一家支持加密貨幣的非營利組織於本週一發布的新民調試圖反駁“總統的加密行爲嚴重阻礙行業立法議程”的說法。* **支持加密方民調(Cedar Innovation Foundation委托):** * **認知度低:** 約60%的全美選民受訪者**最近未聽聞**特朗普通過其家族加密公司World Liberty Financial大量獲利的消息。僅40%知曉此事。 * **模因幣(Meme幣)關注有限:** 57%的受訪者**很少或未關注**特朗普的Solana模因幣(TRUMP幣),43%有一定關注。 * **結論:** Cedar基金會宣稱此結果證明“近期試圖炒作特朗普對加密貨幣興趣的舉動並未引起美國公衆廣泛關注”,民主黨攻擊“未奏效”。* **反對方民調(Data for Progress):** * **強烈支持限制條款:** 62%的選民認爲國會應在加密貨幣法案中加入**防止特朗普及其家族從加密貨幣中個人獲利**的條款。 * **跨黨派共識(程度不同):** 民主黨支持率80%,獨立選民66%,共和黨選民42%。**質疑聲音:民調可信度與機構背景**一位衆議院民主黨助理對Cedar的民調表示**強烈質疑**,稱應“持保留態度”,並指Cedar是“與加密行業關係密切的祕密資金組織”。值得注意的是,Cedar的民調**未直接詢問**選民是否支持在法案中加入限制特朗普家族利益的條款,而是問及“若特朗普無論如何都會涉足加密,行業是否應有更清晰規則”。對此,79%的民主黨人支持加強鏈上監管,共和黨人僅36%支持。**特朗普家族加密版圖加速擴張**盡管特朗普自2022年涉足加密貨幣,其家族在該領域的活動在其第二個任期開始後急劇加速:**World Liberty Financial (DeFi平台):*** 今年早些時候出售了價值5.5億美元的原生代幣WLFI。* 特朗普及其夥伴據估計從中獲利約3.9億美元。**官方Solana模因幣 (TRUMP幣):*** 1月推出後市值一度飆升至**超過700億美元**(FDV),當前市值約**86億美元**。* 特朗普及其合作夥伴持有**80%的TRUMP代幣**,這些代幣將在未來三年內逐步解鎖。**穩定幣USD1:*** 特朗普家族與World Liberty合作夥伴於3月推出。* USD1目前是全球第八大穩定幣,市值達**22億美元**。**立法進程:GENIUS法案與總統立場**首部有望通過國會的主要加密立法是《GENIUS法案》,旨在爲美國穩定幣的發行和交易建立監管框架。該法案上月已在參議院通過,預計下周將在衆議院投票。* **關鍵缺失:** 該法案**未包含**任何限制總統及其家族發行或從其自身穩定幣中獲利的條款。* **總統回應:** 上月底被問及“若退出加密業務有助於法案通過是否會考慮”時,特朗普**回避了剝離資產的承諾**。他辯稱,若非他的助力,加密貨幣產業早已轉向海外。
特朗普加密貨幣爭議與立法博弈:民調揭示認知差異,法案前景不明
核心爭議:總統加密資產與立法進程
據Decrypt報道,隨着數字資產法案在美國國會加速推進並即將提交總統特朗普簽署,特朗普本人及其家族在加密貨幣領域的巨額收益引發了日益激烈的爭議。
民主黨人在參衆兩院發起針對“特朗普加密腐敗”的抗議活動,其聲勢之大,令業內政策領袖認爲他們翹首以盼的加密貨幣市場結構法案可能因此夭折。
民調角力:公衆認知與黨派立場
然而,一家支持加密貨幣的非營利組織於本週一發布的新民調試圖反駁“總統的加密行爲嚴重阻礙行業立法議程”的說法。
質疑聲音:民調可信度與機構背景
一位衆議院民主黨助理對Cedar的民調表示強烈質疑,稱應“持保留態度”,並指Cedar是“與加密行業關係密切的祕密資金組織”。
值得注意的是,Cedar的民調未直接詢問選民是否支持在法案中加入限制特朗普家族利益的條款,而是問及“若特朗普無論如何都會涉足加密,行業是否應有更清晰規則”。對此,79%的民主黨人支持加強鏈上監管,共和黨人僅36%支持。
特朗普家族加密版圖加速擴張
盡管特朗普自2022年涉足加密貨幣,其家族在該領域的活動在其第二個任期開始後急劇加速: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DeFi平台):
官方Solana模因幣 (TRUMP幣):
穩定幣USD1:
立法進程:GENIUS法案與總統立場
首部有望通過國會的主要加密立法是《GENIUS法案》,旨在爲美國穩定幣的發行和交易建立監管框架。該法案上月已在參議院通過,預計下周將在衆議院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