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坊現貨ETF即將登入美國市場:布局還是觀望?自2024年6月多家資產管理機構向監管部門提交以太坊ETF申請文件以來,市場對其能否成功發行、何時上市交易一直保持高度關注。各種預測紛紛出現,ETH市值也隨相關消息頻繁波動。爲何以太坊ETF如此牽動市場情緒?我們是否應該提前布局,還是保持觀望態度?## 數字資產正逐步融入主流金融市場這或許是發行加密資產ETF最關鍵的市場意義之一。"這是一類全新資產的誕生。"某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認爲,加密資產ETF是一個持續演進的故事,今年1月比特幣ETF的成功發行和良好交易狀況,爲未來發展提供了積極信號。數據顯示,美國比特幣ETF吸引的資金流入規模已在今年美國ETF排行榜中位居前列。對於以太坊ETF在美國市場的發行,業內人士普遍預期其吸金能力可能不及比特幣ETF,但仍有望在最初幾年內吸引數十億美元資金流入,這對任何ETF來說都是一個強勁開端。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以太坊ETF在推出後兩年內實現50億至150億美元的收益,將是巨大成功。目前,除比特幣和以太坊外,市場上還傳出即將發布Solana現貨ETF的消息。7月初,交易所已向監管機構遞交相關文件,證實兩家資產管理機構計劃發行Solana現貨ETF。預計監管機構將在240天內做出批復。## 以太坊ETF發行面臨的監管挑戰相比比特幣ETF的順利發行,以太坊ETF在美國市場的前景仍不明朗,主要原因在於監管爭議。在美國金融監管環境中,ETH是普通資產還是未註冊證券目前仍存在爭議。這一爭議的根源在於監管權的博弈 - 如果ETH被視爲"數字商品",將受商品期貨監管;如果其鏈上質押獲益模式被認定類似傳統金融"投資合約",可能被視爲證券而受證券監管。如ETH被定性爲證券,發行方需向監管機構註冊才能發行交易。否則可能因"發行未註冊證券"而面臨監管處罰。相比之下,比特幣由於不存在鏈上質押,資產定位較爲明確,因此得以順利發行ETF。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美國監管機構尚未就ETH定性及以太坊ETF發行給出明確官方意見。## 以太坊ETF對以太坊生態的潛在影響爲規避合規風險,首批計劃發行以太坊ETF的機構均表示不會將ETF持有的ETH參與鏈上質押。以太坊質押始於2022年9月合並事件,對維護網路安全和ETH市值增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ETH總供應量中不到30%參與質押,約10%鎖定在智能合約中,這可能減少ETF可持有的新ETH數量,推高ETH價格。有分析認爲,由於ETH供應緊張且流動性弱於BTC,流入以太坊ETF的資金可能對ETH價格產生更大影響。這也是許多人期待美國以太坊ETF盡快發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ETF發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大量ETH被ETF持有而不參與質押,是否會影響網路安全?質押獎勵與ETF收益出現差距,是否會導致用戶放棄參與質押?ETF機構大量持有不參與質押的ETH,是否會幹擾ETH定價?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其他市場的以太坊ETF發展除美國外,英國、中國香港、澳大利亞等地已開始發行比特幣ETF。數字資產正加速融入全球主流金融市場。香港已於今年4月底推出首批比特幣和以太坊ETF,並開放實物申購。相較美國市場,香港對數字資產的監管劃分更爲明確,發行人面臨的合規風險較小。此外,有消息稱香港監管機構正考慮允許以太坊ETF參與質押,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這一舉措若落實,將爲以太坊ETF的發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以太坊ETF來襲 機遇與挑戰並存
以太坊現貨ETF即將登入美國市場:布局還是觀望?
自2024年6月多家資產管理機構向監管部門提交以太坊ETF申請文件以來,市場對其能否成功發行、何時上市交易一直保持高度關注。各種預測紛紛出現,ETH市值也隨相關消息頻繁波動。爲何以太坊ETF如此牽動市場情緒?我們是否應該提前布局,還是保持觀望態度?
數字資產正逐步融入主流金融市場
這或許是發行加密資產ETF最關鍵的市場意義之一。
"這是一類全新資產的誕生。"某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認爲,加密資產ETF是一個持續演進的故事,今年1月比特幣ETF的成功發行和良好交易狀況,爲未來發展提供了積極信號。
數據顯示,美國比特幣ETF吸引的資金流入規模已在今年美國ETF排行榜中位居前列。
對於以太坊ETF在美國市場的發行,業內人士普遍預期其吸金能力可能不及比特幣ETF,但仍有望在最初幾年內吸引數十億美元資金流入,這對任何ETF來說都是一個強勁開端。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以太坊ETF在推出後兩年內實現50億至150億美元的收益,將是巨大成功。
目前,除比特幣和以太坊外,市場上還傳出即將發布Solana現貨ETF的消息。7月初,交易所已向監管機構遞交相關文件,證實兩家資產管理機構計劃發行Solana現貨ETF。預計監管機構將在240天內做出批復。
以太坊ETF發行面臨的監管挑戰
相比比特幣ETF的順利發行,以太坊ETF在美國市場的前景仍不明朗,主要原因在於監管爭議。
在美國金融監管環境中,ETH是普通資產還是未註冊證券目前仍存在爭議。這一爭議的根源在於監管權的博弈 - 如果ETH被視爲"數字商品",將受商品期貨監管;如果其鏈上質押獲益模式被認定類似傳統金融"投資合約",可能被視爲證券而受證券監管。
如ETH被定性爲證券,發行方需向監管機構註冊才能發行交易。否則可能因"發行未註冊證券"而面臨監管處罰。相比之下,比特幣由於不存在鏈上質押,資產定位較爲明確,因此得以順利發行ETF。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美國監管機構尚未就ETH定性及以太坊ETF發行給出明確官方意見。
以太坊ETF對以太坊生態的潛在影響
爲規避合規風險,首批計劃發行以太坊ETF的機構均表示不會將ETF持有的ETH參與鏈上質押。
以太坊質押始於2022年9月合並事件,對維護網路安全和ETH市值增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ETH總供應量中不到30%參與質押,約10%鎖定在智能合約中,這可能減少ETF可持有的新ETH數量,推高ETH價格。
有分析認爲,由於ETH供應緊張且流動性弱於BTC,流入以太坊ETF的資金可能對ETH價格產生更大影響。這也是許多人期待美國以太坊ETF盡快發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ETF發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大量ETH被ETF持有而不參與質押,是否會影響網路安全?質押獎勵與ETF收益出現差距,是否會導致用戶放棄參與質押?ETF機構大量持有不參與質押的ETH,是否會幹擾ETH定價?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其他市場的以太坊ETF發展
除美國外,英國、中國香港、澳大利亞等地已開始發行比特幣ETF。數字資產正加速融入全球主流金融市場。
香港已於今年4月底推出首批比特幣和以太坊ETF,並開放實物申購。相較美國市場,香港對數字資產的監管劃分更爲明確,發行人面臨的合規風險較小。
此外,有消息稱香港監管機構正考慮允許以太坊ETF參與質押,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這一舉措若落實,將爲以太坊ETF的發展提供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