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FHFA將加密資產納入房貸評估 推動行業發展

美國住房金融監管機構將加密資產納入抵押貸款評估體系

近日,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發布了一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指令,首次正式要求將加密資產納入抵押貸款資產評估體系。盡管該政策仍處於初步探索階段,具體細節有待明確,但其推動加密貨幣加速融入主流金融的戰略意義已在加密社區引發熱烈討論。

FHFA署長William J. Pulte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該機構將研究"加密貨幣資產在抵押貸款資格評估中的適用性"。隨後,Pulte進一步表示,"經過深入研究,並爲了響應打造美國成爲世界加密資本的願景,我已下令房利美與房地美準備將加密貨幣計入抵押貸款的資產範疇。"

加密資產首次納入美國房貸評估,背後推手竟是位比特幣早期支持者

FHFA在正式文件中指出,房利美和房地美在美國住房金融體系中扮演着關鍵角色,通過審慎標準爲住宅抵押貸款的二級市場提供穩定性和流動性,以確保可持續、長期的房屋所有權。加密貨幣作爲一種新興資產類別,可能爲傳統金融市場之外的財富積累提供機會,但長期以來未被納入住房貸款評估標準。FHFA認爲,納入更多樣化的資產類別將有助於更全面地評估借款人的儲備能力,並提升信用良好借款人實現可持續住房擁有的可行性。

FHFA要求房利美和房地美制定並提交提案,研究在單戶住宅貸款風險評估中將加密貨幣作爲可計入儲備的資產類別。這些資產無需在貸款結束前兌換爲美元,可以現貨形式被計入儲備金。同時,FHFA規定只有受美國監管的中心化交易所出具資產憑證並存儲的加密貨幣資產才能被考慮,且這些交易所必須遵循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

在制定相關評估機制時,房利美和房地美需要綜合考量並引入必要的風險緩釋措施,包括但不限於針對市場波動性的調整,以及對儲備資產中加密貨幣所佔比例施加足夠的基於風險的調整因子。在實施任何制度變更前,企業須首先獲得其董事會批準,再提交FHFA審議。

目前,該命令已正式生效,FHFA要求房利美與房地美在"合理可行的時間框架內"加快研究與落地推進。然而,文件並未披露具體適用範圍、可被納入的幣種清單、改革時間表或法律與責任劃分等細節,仍屬政策探索初期階段。

這項政策的出臺恰逢美國住房市場面臨多重壓力之際。受高利率環境和住房供應不足影響,美國2025年第一季度抵押貸款發放量跌至近歷史低點。再融資業務萎靡不振,首次購房者在5月僅佔總銷量的30%,遠低於歷史均值的40%。全國住房擁有率已跌至65.1%,爲2020年以來最低水平。越來越多年輕人推遲購房決策,不得不選擇啃老或在高租金環境中延遲購房計劃。

FHFA此舉被外界視爲一項旨在緩解結構性問題的破局之策,尤其考慮到加密資產在美國年輕人中日益普及,提升其購房參與度有望盤活當前低迷的市場。

加密資產首次納入美國房貸評估,背後推手竟是位比特幣早期支持者

這一新政策迅速在加密圈內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多位加密貨幣領域的知名人士紛紛表達支持,認爲這是加密資產邁向主流金融的又一重要轉折點。

某知名投資人指出,這項改革本應早已實施,感謝Pulte促成了這一歷史性進展。還有專家強調,比特幣進入房地產領域,將顛覆傳統房地產投資,更重要的是解決房地產長期存在的諸多痛點。這場變革將徹底革新從簡單單戶住宅所有權到復雜商業地產的投資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Pulte本人是房地產行業資深背景的專業人士,同時也是加密貨幣支持者。根據今年2月公開的財務披露文件,他持有價值在50萬至100萬美元之間的比特幣和同等價值的Solana,同時還持有比特幣礦商和GameStop等股份。

自2019年以來,Pulte多次公開支持比特幣,曾透露自己持有11枚比特幣,並將其視爲幫助全球最貧困人羣的重要工具,特別是那些"沒有銀行帳戶"的人羣。他表示:"作爲慈善家,我希望推動加密貨幣的廣泛採用。"他還建議關注比特幣、黃金和白銀的走勢。

加密資產首次納入美國房貸評估,背後推手竟是位比特幣早期支持者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熊市搬砖人vip
· 19小時前
割稻都比炒币稳
回復0
无聊看戏的vip
· 19小時前
关于btc有房贷了不错吧
回復0
gas费省钱大师vip
· 19小時前
牛啊 真香预定了
回復0
闪电结算姐vip
· 19小時前
终于可以把币抵债了
回復0
DAO开发者vip
· 19小時前
老实说,这个治理实施看起来非常稳固……博弈论的检查也很到位。
查看原文回復0
Gwei_Watchervip
· 19小時前
什么时候这事能落地啊
回復0
女巫攻击受害者vip
· 19小時前
都这熊市了还敢抵押加密货币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