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今年A股市场表现引人瞩目,但作为全球投资者,我们不能仅凭指数点位做出判断。我们需要将汇率变动纳入考量范围,以全面评估投资成果。
著名投资人李录曾提出,投资的终极目标应是提升个人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购买力占比。那么,如何衡量这一提升呢?一个实用的方法是利用美元计价的指数ETF,对各国股指和不同资产类别的实际涨幅进行统一观察和比较。
然而,当我们将A股置于全球视角下审视时,会发现一个令人意外的事实:今年A股投资者的实际购买力并未显著提升,甚至可能略有下降。通过分析美元计价的沪深300和创业板ETF,我们可以看到,其今年的收益率并不突出,不仅落后于全球市场整体表现,还低于新兴市场平均水平,同时也逊色于美国、台湾、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韩国股市在今年的表现最为亮眼。
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汇率变动密切相关。尽管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有所升值,但对其他货币却出现了贬值。人民币指数今年下跌了5.13%,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A股的涨幅。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无法直接进行美元计价的投资,使用人民币计价的基金进行观察也能得到类似的结论。我们会发现,A股不仅跑输了全球市场,还在多个大类资产中表现落后。
在全球化的投资环境中,各国市场如百舸争流,不进则退。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期待中国资本市场能够继续努力,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作为投资者,我们也应该保持全球化的视野,合理配置资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