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数据泄露事件分析及防护措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企业和组织面临的主要威胁来源于网络漏洞和攻击。数据隐私和个人隐私变得尤为重要,而每年因漏洞导致的敏感数据丢失案例数不胜数。在Web3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重大安全事件,从交易所私钥丢失到投资者个人数据失窃。这些数据可能在黑客论坛和暗网市场中存在多年,使受影响用户长期处于风险中。某安全公司分析了74起发生在Web3实体中的安全事件。其中23起事件导致了长期的数据丢失高风险,10个数据包仍可在暗网论坛上购买。针对黑客论坛的执法活动可以阻止某些数据被提取,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我们需要了解Web3数据泄露事件的分类,并采取措施保护数据安全。## Web3安全事件分类Web3安全事件大致可分为两类:1. 协议恶意利用:利用智能合约代码获取经济利益的事件2. 漏洞:攻击者破坏目标组织内部网络,窃取公司数据或资金的事件协议恶意利用通常在确定时间范围内发生,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而漏洞则是持续性事件,可能导致数据长期泄露。在74个样本事件中,23起(31%)可归类为数据可检索事件,其余51起为异常事件或仅遭受资金损失。2019年后,可检索数据事件显著增加。## 被盗数据去向丢失的数据通常最终出现在:- 暗网(.onion网站)- Telegram频道 - 在线黑客论坛数据的最终去向决定了它对原始所有者构成的长期风险。相比只能在暗网购买的数据,在黑客论坛上免费获取的数据泄露风险更高。多个违规事件选择Raid论坛作为首选数据销售平台,但该论坛已于2022年被查封。随后Breach论坛取而代之,但也在2023年3月被关闭。目前黑客论坛社区较为混乱,短期内不太可能成为重大数据泄露的首选渠道。暗网市场和论坛一直是转储或出售数据的场所。在23起可检索数据事件中,有10起(43%)在暗网市场上有活跃销售广告。## 数据泄露的长期风险很难量化数据泄露的长期风险,但可以与非数据相关事件进行比较:- 仅导致直接财务损失的违规事件风险相对较低- 丢失敏感数据(尤其是客户数据)的违规事件风险更大- 2019年后丢失的数据,尤其是在暗网市场仍易于出售的,构成最高的持续长期风险- 2022年起受影响者的数据几乎必然面临被用于欺诈的重大风险## 防护措施虽然安全漏洞无法完全消除,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风险:1. 限制使用中心化服务的数量2. 使用双因素身份验证 3. 考虑更改泄露的部分信息(如邮箱、电话)4. 将资产分散存储在自托管钱包和硬件钱包中5. 减少与中心化Web3机构分享个人数据6. 不同平台使用不同密码7. 启用双因素认证8. 监控数据泄露报告网站9. 使用信用监测服务,防范身份盗窃和银行诈骗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尽量保护自己的数据和资产安全,降低成为Web3安全事件受害者的风险。
Web3数据泄露频发 74起事件分析及9大防护措施
Web3数据泄露事件分析及防护措施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企业和组织面临的主要威胁来源于网络漏洞和攻击。数据隐私和个人隐私变得尤为重要,而每年因漏洞导致的敏感数据丢失案例数不胜数。
在Web3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重大安全事件,从交易所私钥丢失到投资者个人数据失窃。这些数据可能在黑客论坛和暗网市场中存在多年,使受影响用户长期处于风险中。
某安全公司分析了74起发生在Web3实体中的安全事件。其中23起事件导致了长期的数据丢失高风险,10个数据包仍可在暗网论坛上购买。
针对黑客论坛的执法活动可以阻止某些数据被提取,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我们需要了解Web3数据泄露事件的分类,并采取措施保护数据安全。
Web3安全事件分类
Web3安全事件大致可分为两类:
协议恶意利用:利用智能合约代码获取经济利益的事件
漏洞:攻击者破坏目标组织内部网络,窃取公司数据或资金的事件
协议恶意利用通常在确定时间范围内发生,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而漏洞则是持续性事件,可能导致数据长期泄露。
在74个样本事件中,23起(31%)可归类为数据可检索事件,其余51起为异常事件或仅遭受资金损失。2019年后,可检索数据事件显著增加。
被盗数据去向
丢失的数据通常最终出现在:
数据的最终去向决定了它对原始所有者构成的长期风险。相比只能在暗网购买的数据,在黑客论坛上免费获取的数据泄露风险更高。
多个违规事件选择Raid论坛作为首选数据销售平台,但该论坛已于2022年被查封。随后Breach论坛取而代之,但也在2023年3月被关闭。目前黑客论坛社区较为混乱,短期内不太可能成为重大数据泄露的首选渠道。
暗网市场和论坛一直是转储或出售数据的场所。在23起可检索数据事件中,有10起(43%)在暗网市场上有活跃销售广告。
数据泄露的长期风险
很难量化数据泄露的长期风险,但可以与非数据相关事件进行比较:
防护措施
虽然安全漏洞无法完全消除,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风险: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尽量保护自己的数据和资产安全,降低成为Web3安全事件受害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