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lon第二阶段质押突破12亿美元 再质押项目主导生态发展

Babylon第二阶段质押吸引超12亿美元资金,再质押项目成为主力军

昨日,比特币质押协议Babylon完成了第二阶段(Cap-2)的质押活动。尽管本次质押仅持续10个区块,但仍吸引了近2.3万枚BTC参与。相比第一阶段,本次质押在社区讨论热度和链上手续费方面明显平静许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哪些主体仍在积极参与BTC质押?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再质押生态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Babylon Cap-2吸引资金超12亿美元,是谁还在疯狂质押BTC?

Cap-2阶段质押平静的原因

回顾Babylon第一阶段(Cap-1)质押,用户为了参与质押,将比特币网络交易手续费推高至1000聪/字节以上,交易成本超过本金的4%。最终在3个多小时内达到1000个BTC的质押上限,参与地址约1.27万个。

相比之下,Cap-2阶段的链上活动要平静得多。虽然总质押量达22891枚BTC,参与地址为1.257万个,但期间网络交易手续费平均最高仅维持在30聪/字节。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质押规则变化

Cap-2质押采用了"限时不限量"的机制,去除了质押上限,质押期限为10个区块。同时,单笔质押上限从0.05BTC提升到500BTC。这些变化缓解了用户的FOMO情绪,也更适合机构和再质押项目的需求。

2. 质押积分被稀释

在Cap-1中,每个区块产生3125点积分,按质押比例分配。而Cap-2每个区块产生10000点积分,但总质押量大幅增加,导致单位质押量获得的积分被严重稀释,影响了用户参与热情。

3. 质押主体转向机构和项目方

Cap-2质押中,主流再质押项目所占比例接近90%,原生质押者比例可能已不足10%。Babylon质押的主战场已经属于机构和再质押项目,它们通过专业的托管商和交易确认服务进行质押,降低了普通用户直接参与的必要性。

主要再质押协议的表现

统计显示,目前主流的7个Babylon再质押协议在Cap-2中的质押份额约为90%。其中,Lombard表现最为突出,共质押7166枚BTC,占Cap-2总量的31.66%。值得注意的是,Lombard在Cap-1中因手续费过高而未参与质押。目前,Lombard平台的质押率(质押进Babylon的BTC与用户存入平台BTC之间的比率)超过88%。

此外,Solv、Chakra和pSTAKE等平台的质押率均达到100%,显示出再质押协议在Babylon生态中的重要地位。

再质押协议的发展与风险

Babylon原本旨在提供一种无需信任和自我托管的质押方案,使用户能够安全地质押BTC并获得奖励。然而,再质押协议的兴起似乎与这一初衷存在一定矛盾。

从用户角度看,选择再质押协议可以获得双重收益(平台和Babylon的积分奖励),并享受便利的质押服务。但这也意味着用户需要将BTC存入第三方平台,放弃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和自我托管。

再质押协议目前普遍采用托管方案,这引发了一些安全隐患。例如,此前Bedrock遭受攻击造成约200万美元损失的事件,就让用户对再质押协议的安全性产生担忧。如果用户的质押本金面临安全威胁,那么所获得的积分奖励也将失去意义。

"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这一理念一直是比特币社区的核心价值观。Babylon试图在不违背这一原则的前提下释放BTC的潜力。然而,如果生态内再质押协议的安全性得不到重视和提升,或者原生质押比例持续走低,Babylon可能会面临与其初衷相悖的风险。

随着Babylon生态的不断发展,如何在便利性、收益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项目方和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FUDwatchervip
· 11小时前
咋又涨这么猛
回复0
TokenSleuthvip
· 11小时前
干净利落 我喜欢
回复0
liquiditea_sippervip
· 11小时前
大牛都慌慌进场了啊
回复0
梗王NFTvip
· 11小时前
还说大饼不行?这不都在底部悄悄囤着了
回复0
梭哈一姐vip
· 11小时前
抄底玩家又来晚了捏
回复0
老韭当家vip
· 11小时前
头铁梭哈全仓!
回复0
Meme币操盘手vip
· 11小时前
刚刚在巴比伦 cap-2 上部署了分析算法……较低的记忆速度,但更高的战略阿尔法,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