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测试网 2000 万交互意味着什么?OpenLedger 的冷启动答卷】
截至 2025 年 7 月初,OpenLedger 测试网已录得超过 2218 万笔交易、123 万个独立地址、超过 683 万区块和 2 万个合约部署,每日平均新增约 1500 个合约。这些数字,在“测试网”阶段已然非常亮眼,但更关键的问题是:它们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能从中读出怎样的冷启动路径?
一、真实用户交互还是刷量假象?
面对这类高频交互的测试网数据,常见质疑往往聚焦在“这是不是脚本交互”“是不是内部运营账户驱动”,然而从目前公开的链上活动结构看,OpenLedger 的交互数据具有明显的产品闭环特征,主要包括:
(1)合约部署和调用维度均衡,链上出现了可持续的 Prompt 执行记录与模型调用交易;
(2)大量交互并非发生在极少数地址之间,而呈现出中长尾地址参与度高的结构;
(3)结合 OpenChat、OpenTask 等模块的数据入口,部分交互来自实际任务执行与内容交互,具备业务来源支撑。
换言之,虽然不能排除早期运营激励,但 OpenLedger 的冷启动数据确实反映出一定的“真实使用”轨迹,这为其后续主网上线提供了关键的可验证基础。
二、“没有模型也能玩”的开发者冷启动策略
OpenLedger 的冷启动路径显然没有选择“等模型就绪再开放”,而是构建了一套以数据、任务、调用为主线的开发者体系。近期上线的新版 Dev Docs 中,重点介绍了提示接口(Prompting)、支出追踪(Spend Tracking)与模型管理(Model Management)三类基础 API。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套“可用、可算、可分润”的基本开发框架。
更重要的是,这套体系不依赖于 OpenLedger 自研的模型本体,而是允许任意 AI 模型上传、注册并进入调用流程。这意味着,即便还没有开放最终形态的链上模型部署,开发者已经可以围绕“Prompt + Attribution + Pay”三件事展开建设,并通过测试网参与积分激励。
三、SLM 基础设施的冷启动优先级:从数据到交互
OpenLedger 的定位并非“新一代 ChatGPT”,而是构建专用语言模型(SLM)的链上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模型不是第一性原语,数据与调用才是。在测试网阶段,其设计路径更像是“让人们先用起来”,通过持续任务交互、模型调用与贡献归因,逐步建立起“供需双边”的真实数据生态。
这种优先级排序背后,是一个极其 Web3 的假设:去中心化 AI 的第一步,不是从零造一个模型,而是围绕交互和贡献机制建立一套经济秩序。而 OpenLedger,正在测试网阶段交出这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