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Web3生态全面升级:监管先行、稳定币创新与实物资产上链

Consensus 2025: 香港Web3的政策与生态变革

近万名业内人士齐聚香港会展中心,参加全球Web3行业顶级峰会Consensus首次在亚洲举办的盛会。香港之所以被选为举办地,不仅因为其作为金融创新试验场的地位,更因为它是连接东西方价值流动的关键枢纽。从绿色债券代币化到港元稳定币监管沙盒,从实物资产上链生态到去中心化人工智能,香港正通过创新政策推动Web3从技术实验阶段迈向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

Consensus 2025启示录:香港Web3的政策与生态裂变|OKG Research「HK Web3 Frontline」

一、监管先行:有序探索Web3合规边界

若将香港Web3生态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可靠且适用性强的监管框架就是其地基。自2022年年底政策宣言发布以来,香港不断审视和完善监管制度,以促进虚拟资产生态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自主发展。通过制定涵盖虚拟资产交易所、稳定币发行方、托管服务商和场外交易活动的综合监管框架,香港为金融市场的价值互通和长期创新铺平了道路。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可信度,也持续吸引资本与企业流入。截至2024年底,仅香港数码港就已汇聚近300家Web3企业,累积融资规模超4亿港元。

然而,全球Web3格局在过去两年已发生巨大变化。美国加密监管态势明显向好,此前持续多年的高压处罚监管模式正在消失,新加坡、迪拜等地区也持续释放加密友好信号。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如何把握这场创新浪潮?香港发展Web3和虚拟资产不仅要务虚,更要务实:政府关注的是能对经济社会产生实质影响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

尽管加密资产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规模占比不到1%,但其高速扩张速度以及与主流金融资产相关性不断提高,导致其风险已经不容忽视。香港与美国在很多时间节点上看似殊途,实则同归:皆在保持创新活动的同时,防范这个新类别资产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

Consensus 2025启示录:香港Web3的政策与生态裂变|OKG Research「HK Web3 Frontline」

二、港元稳定币:香港的"金融"野心

稳定币是本次Consensus大会的热议话题,也是近两年来香港持续关注和投入的重点领域。多家金融机构正在筹备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包括渣打香港、安拟集团及香港电讯计划成立合资公司,以及USDC发行方与香港三大发钞银行合作推出HKDCoin。

尽管无法确定港元稳定币在当前美元稳定币主导的市场中最终能占据多大份额,但对香港而言,发展港元稳定币是把握Web3发展主动权和抢占未来金融先机的必然选择。稳定币是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核心纽带,并可能成为广泛接受的支付工具。

港元稳定币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发行、如何监管,以及哪些机构会成为首批参与者。现阶段非美元资产支持的稳定币短期内难以与美元稳定币相抗衡,但通过机制创新(如生息稳定币)和应用创新(如实物资产上链),港元稳定币有望避免与美元稳定币直接竞争,吸引更多元的机构与用户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港元稳定币与数码港元有所不同。尽管两者短期内可能存在潜在竞争,但未来有望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港元稳定币在虚拟资产市场内的利用率、扩张性和友好度将远胜数码港元,而数码港元则将在价值支撑和可靠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Consensus 2025启示录:香港Web3的政策与生态裂变|OKG Research「HK Web3 Frontline」

三、实物资产上链:从概念到千亿市场的裂变

实物资产上链无疑是本届Consensus的最热概念。传统金融巨头普遍认为,实物资产上链不是趋势,而是必然。香港正积极拥抱这一浪潮,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推动实物资产上链及数码货币生态建设,香港金管局推出"数码债券资助计划"以鼓励资本市场采用代币化技术。政府也在考虑推动黄金代币化。

然而,现阶段代币化叙事的主动权并不在Web3,而更多取决于传统机构是否有足够动力改变现状,将手中资产上链和代币化。这对传统机构而言并不容易,因为新技术带来的增量价值可能不够大,但付出的成本却往往很高。随着美国华尔街加速布局代币化市场,香港需要更多有资源、有资产的机构主动参与创新,才能在变革中占据更多主动权。

香港短期内应聚焦最适合代币化的标准化金融资产,并充分发挥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的地理与制度优势,重点关注贸易与跨境相关场景中的代币化应用,快速扩大实物资产上链市场规模。

Consensus 2025启示录:香港Web3的政策与生态裂变|OKG Research「HK Web3 Frontline」

四、ETF与场外交易:资金通道的多元化

2024年香港Web3发展的另一关键举措是推出虚拟资产现货ETF。从2023年年底接受申请到2024年4月底正式上市,香港监管部门展现了"速度"与"效率"。截至2024年年底,香港比特币现货ETF总资管规模已超过30亿港元,占香港ETF市场总体量的0.66%。

与美国相比,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的主要优势在于支持实物申赎和率先推出以太坊现货ETF。然而,这些优势并未带来持续增量。尽管实物申购的ETF份额在首次发行中占比超过50%,但受宏观预期影响,比特币持有者并不愿轻易释放流动性。而以太坊现货ETF因不支持质押而影响了投资者热情。

除ETF外,香港还逐步形成了"持牌交易所-合规场外交易-银行"的三层资金网络。现阶段,流动性的焦点在场外交易市场。香港场外交易市场每年处理的交易量高达近百亿美元,同时得益于加密货币兑换店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实体业态,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各年龄段投资者。近年来,香港场外交易市场还吸引了众多国际贸易与跨境支付领域的用户与机构关注,成为汇集全球资金的又一重要通道。

香港正考虑将场外交易纳入监管范畴。虽然短期内可能影响交易活跃度,但长期来看可以帮助吸引更多合规资金涌入,同时在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之外,增加另一条资金自由流动的通道。未来,安全且合规的场外交易市场不仅能帮助香港市场改善流动性,还可能成为加密市场和Web3生态连接现实流动性市场的重要渠道。

Consensus 2025启示录:香港Web3的政策与生态裂变|OKG Research「HK Web3 Frontlin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just_here_for_vibesvip
· 10小时前
好戏在后头看着
回复0
tokenomics_truthervip
· 10小时前
步伐稳扎稳打
回复0
GateUser-2fce706cvip
· 10小时前
先发必胜
回复0
quiet_lurkervip
· 10小时前
监管先行很重要啊
回复0
DeFi_Dad_Jokesvip
· 10小时前
真金白银看表现
回复0
测试网学者vip
· 10小时前
监管即是生产力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