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去中心化数字身份:Polkadot生态重塑Web3信任体系
去中心化数字身份:重塑网络信任体系
在当今数字经济中,个人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资源。企业通过收集数据盈利,政府利用它进行档案管理,而黑客则试图窃取这些信息。用户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常常被迫提供过多的个人信息。
然而,Web3技术正在为这一现状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去中心化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ty, DID)系统让用户能够真正拥有和控制自己的数字身份,灵活决定要分享哪些信息以及与谁分享。
去中心化身份的运作机制
DID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自主生成的"数字护照编号"。它不同于传统的电子邮箱或政府发放的身份证,而是由用户自己创建,并记录在区块链等去中心化网络上。这种身份不会被撤销,也不依赖任何单一平台或机构。
"可验证凭证"是与DID配套的电子版权威证书,如驾照、毕业证或年龄证明等。这些凭证由可信机构签发,存储在用户的数字身份钱包中。DID作为身份的核心锚点,而每份凭证则对应用户的特定信息。
这种系统的主要优势包括:减少对中心化数据库的依赖,降低数据泄露风险;不再被绑定在特定平台上;验证过程可通过加密技术快速完成。用户可以只证明必要的信息,如"年满21岁",而无需透露具体生日。
Web3中的身份演变
"拥有自己的数字身份"的概念并不新鲜。在2021-2022年的NFT热潮中,许多人注册了自己的ENS(Ethereum Name Service)域名,将其视为个人品牌的一部分。这反映了用户对控制自己线上身份、掌握数据流向的需求。
同时,PFP(头像)NFT和匿名身份的兴起,展示了身份可以公开但不必暴露真实信息的可能性。这些趋势预示着一种新型身份的出现:跨平台、去中心化、用户自主且保护隐私。
KILT Protocol:实践中的去中心化身份
KILT Protocol是基于Polkadot构建的身份协议,已在多个现实场景中得到应用:
这些应用共同的优势是:用户可验证身份而不失去数据控制权,信任既可验证又可转移,同时保护隐私。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尽管去中心化身份的基础架构已经成型,但要实现广泛普及仍面临一些挑战:标准不统一、监管不明确、用户体验需要改进等。然而,也有积极的进展,如W3C已正式认可DID和Verifiable Credentials作为网络标准。
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Polkadot的角色与愿景
Polkadot创始人Gavin Wood强调,数字身份是通往更开放、公平互联网的关键。他提出的"自我主权"概念强调用户应自主掌控数据,而非依赖平台。
KILT作为Polkadot上的原生rollup,提供了可扩展、安全、互操作的身份凭证系统。它利用Polkadot的共享安全、低费用和多链连接优势,使去中心化身份的构建更具可持续性和应用潜力。
Polkadot的多链架构和中性设计使其特别适合作为身份基础设施。在Polkadot生态系统中,凭证可以在不同服务和社区间流动,实现隐私保护下的连续性。对Polkadot而言,身份不仅是一项功能,更是其长期愿景的基础:构建一个更私密、可互操作、用户可控的互联网。
结语
当前的登录系统主要服务于平台,而非用户。去中心化身份正在重塑这一模式,让用户重新掌握身份的主导权。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相关生态已初具规模,在AI、DePIN、游戏等领域都有实际应用。
Web3不仅关乎代币和技术,更是一个赋予人们"数字身份主权"的转变过程。未来的身份将是主权化、可互操作、用户可控的,而Polkadot正在推动这一未来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