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稳定币新纪元 YBS收益与挑战并存
美元铸币税的终结与稳定币新纪元的来临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法币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催生了比特币,而2025年法币体系的困境将推动链上稳定币的发展,特别是非美元、非足额储备的计息稳定币(YBS)。
尽管非足额准备金稳定币仍处于理论阶段,2022年Luna-UST崩溃的影响犹在,但在资本效率的推动下,部分准备金稳定币势必成为市场主流。非美元稳定币仍在探索中,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依然被广泛认可。人民币出于维持工业产能和就业的考虑不会主动大规模国际化,取代美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本文将聚焦当前稳定币的最新发展,特别是YBS的整体面貌。基于美元的、足额储备的链上稳定币系统中蕴含着后美元、非足额储备稳定币的基本特征。
美国政策转向对美元霸权的影响
美元的发行技术上是美联储和财政部的对敲,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关系放大货币乘数。在这种模式下,美债维系美元的缓慢通胀和短期币值稳定,美债利率成为全球金融定价基础。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代价是美国的对外逆差,以及各国对美元的依赖。
各国必须获得美元以降低交易成本,但美元购买力长期贬值。获得的美元必须迅速用于生产或金融套利,以维持对美出口竞争力。然而,这个周期正被新的关税体系打破。各国开始逃离美债市场,美元/美债变成一种风险资产。
美元缓慢通胀实际是对各国收取铸币税,只有在各国必须持有、部分投入美债的情况下才能减少对美元自身的伤害。然而,这种平衡正在被打破。
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的割裂反而成为加密货币"世界化"的催化剂。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体系的震荡将使稳定币之间的竞争持续存在。日益分化的世界需要通用语言和跨链桥,全球大套利时代必将以链上稳定币的形式出现。
稳定币驱动加密市场发展
加密货币市值可能存在水分,但稳定币发行量较为真实。2.7万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市值仅是对市场"容量"的感知,而2300亿美元的稳定币至少有真实储备金支持,尽管USDT储备金存在争议。
随着某些稳定币转向USDC化,基于链上资产的足额或超额稳定币实际上已经消亡。真实储备的另一面是资本效率或货币乘数的大幅降低,1美元发行1美元稳定币,链下购买国债,链上进行借贷,最多4倍再发行量。
相比之下,BTC和ETH的价值似乎凭空而来。从货币学角度看,加密货币的M0应该是BTC+ETH,M1加上稳定币,而基于质押和借贷关系的YBS再发行量和DeFi生态构成M2或M3。这种视角比市值和TVL更能反映加密市场的实际情况。
加密市场呈现"倒挂"状态,波动性较大的加密货币缺乏对应的足额稳定币。这种架构下,YBS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可以将加密货币的波动性铸造为稳定币。但这仅是理论上的可能,现实中从未实现,甚至2300亿的稳定币要为2.7万亿的市场提供流动性和交易通道。
YBS的本质与挑战
YBS的收益实质上是协议的负债,本质是一种获客成本。它需要更多用户认可其作为美元等价物的标准,自行持有而非投入质押体系,才能维持下去。
目前,以太坊上的YBS收益主要来自Ethena和Pendle。与DeFi Summer时期动辄千倍的回报率相比,当前的收益率已大幅下降。这标志着暴利时代的终结和低息理财时代的来临。
然而,许多YBS项目的底层收益依赖美债,这并不安全。其次,链上收益需要强大的二级流动性支持,没有足够多的用户参与,收益保障可能成为压垮YBS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越来越多YBS的涌现,竞争焦点仍然是市场份额。只有当大多数人将稳定币用于交易和支付,而非追求收益时,YBS才能在维持较高收益率的同时挤占传统稳定币的使用空间。否则,如果所有用户都追求收益,收益来源就会消失,无论是费率套利还是美债上链,都需要存在损失收益或本金的对手方。
未来,YBS的发展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它需要在收益、稳定性和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应对监管压力和市场竞争。随着加密金融的不断演进,YBS可能在重塑DeFi生态、推动链上金融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