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0G 这个项目到现在跟了差不多大半年了,刚好今天有空,再来大家详细的回顾一下0G,看看从集中管理到分散管理,@0G_labs 是怎么重新规划人工智能未来的,一口气带大家看完吧!
因为刚好最近和朋友聊到 AI,朋友说 “现在的 AI 越来越像大厂的‘私人玩具’了”,感觉这话确实多多少少有点道理的,平时用的聊天机器人、图像生成工具,背后基本都是那几家科技巨头,数据攥在他们手里,算法具体怎么运作外人根本不清楚,真出了问题找谁都说不明白,但要是告诉你,以后的 AI 可能是 “大家说了都算” 的,你会信吗?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0G 这个项目,现在就是在试着把这个 “如果” 变成现实。
一:为什么非要搞 “去中心化 AI”?
先说说现在的 AI 有多 “扎堆”,你每天刷的短视频推荐、购物 APP 里的 “猜你喜欢”,背后全是那几家大厂的 AI 模型在忙活,但这些模型就像个 “闷葫芦”:
你的数据被拿去训练,有没有被乱用?不知道;
AI 为啥给你推这些东西?算法藏着掖着,说不清楚;
万一哪天大厂服务器崩了,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停了服务,那些依赖它的应用可能全歇菜。
这就是中心化 AI 的糟心事,少数人握着控制权,多数人只能被动受着,还得担着数据泄露、服务断档的风险。
而去中心化 AI 想干的,就是把这个 “闷葫芦” 拆开,让大家都能参加进来:
谁都能看明白 AI 是怎么训练的、怎么干活的,算法明明白白能查到;
用了什么数据、怎么用的,链上都记着,能从头到尾查清楚;
就算某个节点出问题,其他节点还能接着转,不会一垮全垮。
说白了,就是让 AI 从 “大厂的自留地” 变成 “大家的公共资源”,透明、大家说了算,还更扛折腾。
二:0G 靠什么实现?模块化才是关键
想让 AI 去中心化,0G 靠的是 “模块化” 架构 —— 把复杂系统拆成乐高积木,各部分能单独升级,组合起来也高效。
这在合规上也特别灵活,不同国家规矩不同:
某地严管数据存储,就把存数据的 DA 模块单放当地合规服务器;
某国限制境外算力,企业只用本地算力模块处理业务,其他模块按需添加;
有的地方禁代币但欢迎分布式计算,那就摘掉代币相关模块,只留算力调度、数据加密等合规部分。
就像搭积木,不合规的零件先不摆,用合规的照样能搭能用的,规则变了再装回来。
三:接着看看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AI 的核心区别
中心化 AI 就像 “一体化机器”:速度快、稳当,但想换个零件、加个功能,得把整个机器拆开,特别麻烦。而且数据藏在机器里,外面看不见,偶尔还会 “说胡话”(也就是大家说的 “AI 幻觉”),因为没人能核实它的推理过程。
去中心化 AI 更像 “搭积木”:零件(模块)是公开的,谁都能换、能加,数据和推理过程都在链上,能核实,减少 “幻觉”,但缺点也很明显 —— 协调这么多零件,速度可能慢一点,不同积木之间的 “接口” 要是标准不统一,还可能乱成一团。
四:0G 的 “积木” 有哪些?
0G 把整个系统拆成了好几个关键模块,每个模块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
1)0G Chain:这是最基础的那条链,能和现在已有的那些去中心化应用(dApp)配上套,而且像执行、共识这些核心功能可以单独升级,不用动整条链;
2)0G Storage:就是去中心化的存储地方,能存特别多的数据,还靠特殊的编码和验证法子,保证数据丢不了、能用;
3)数据可用性层(DA):管的是数据 “够不够用”,通过随机挑节点来验证,既能保证靠谱,又能无限扩大规模;
4)0G Serving 架构:专门管 AI 模型的推理和训练,还给开发者准备了工具包(SDK),想接上 AI 功能,直接用就行,不用自己搭复杂的架子;
5)对齐节点(Alignment Nodes):盯着整个系统,确保 AI 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而且这些节点的管理也是去中心化的,不是某个人说了就算。
这套架构的好处就是 “灵活”,比如需要更强的存储能力,就升级 Storage 模块;需要更快的推理速度,就优化 Serving 架构,不用动其他部分。对开发者来说,接进来的门槛也低了很多。
五:0G 现在靠谱吗?看融资团队和生态合作伙伴,说过很多次了
判断一个项目靠不靠谱,钱和实际落地的进展很重要,也比较直接
0G 去年 1 月说已经融到了 3.25 亿美元,这笔钱主要用来扩大产品规模、建开发者社区。
而且,0G 目前已经和 HackQuest 深度合作,专注于开发者社区的建设,要知道 HackQuest 作为开发者教育平台,本身也融到了 410 万美元,双方的合作能更好地推动开发者生态的发展。
光有钱和合作还不行,测试网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交易超过 6.5 亿笔,账户有 2200 万个,验证人 8000 多个;
高峰期每个分片的 TPS 能达到 1.1 万,这个速度对于处理 AI 需要的海量数据来说,算是够格了。
还有就是节点数量 —— 已经卖出了 85000 个节点,由全球 8500 多个运营商维护,节点越多,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越强,就好比有 8500 多个人一起 “站岗放哨”,想出问题都难。
另外,0G 作为最早一批深入合作的去中心化 AI 模块化公链,同时也是第一个去中心化 AI 模块公链,当前还没进行代币生成事件(TGE),这背后的潜在讨论价值大家可想而知了!
六:要说 0G,那肯定得提一下它的 iNFT,简单讲,iNFT 就是 “能跑 AI 功能的 NFT”—— 你买的不只是一张图片,而是一个带智能的 “小助手”。
为什么说这东西新鲜?因为它用了个叫 ERC-7857 的新标准:
买 iNFT 的时候,不光所有权给你了,里面的 AI 模型、数据(也就是 “元数据”)也一起给你,不会买到个空架子;
敏感数据加密存着,隐私有保障,但链上能查到真假,不怕被骗;
这个 AI 小助手还能 “成长”,元数据能随时更新,用得越久说不定越值钱。
这就打破了传统 AI 的老模式,以前你用 AI 是 “借” 大厂的,现在你可以 “拥有” 一个 AI 小助手,还能卖、能授权别人用,赚了钱全归自己。
七:学习门槛?0G 其实早就帮你铺好路了
最近 0G 和 HackQuest @HackQuest_合作,开了专门的课程0G Learning Track,从数据层、存储机制,到怎么接 AI 框架、跨链怎么操作,所有内容都讲得清清楚楚,学完还能拿到双方认证的证书,对想入门去中心化 AI 的开发者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跳板。
八:最后说句实在的,0G 的想法挺好,但挑战也不少:
1)去中心化系统天生就比中心化的慢,怎么在扩展和性能之间找到平衡?还得看主网上线后的实际情况;
2)不同项目接进来的时候,模块接口标准不统一怎么办?可能会造成 “碎片化”;
合规问题也得考虑,毕竟涉及到数据和 AI,各个政策都不一样。
3)但不管怎么说,去中心化 AI 是个值得琢磨的方向,如果真能做到 “透明、大家都能参与、抗风险”,那 AI 才算真正服务于所有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工具。
0G 能不能成?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但至少它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自己也会一直跟踪这个项目下去,至少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花时间去做的项目!更何况还有@Jtsong2陪着我们一起建设!
#去中心化AI # 0GLabs #AI